活動報道
鄂州市博物館“吳都古韻”文博小課堂--“編織母愛”母親節(jié)活動走進考棚社區(qū)
2021年05月14日瀏覽:2150人次
鄂州市博物館 “吳都古韻”文博小課堂 --“編織母愛”母親節(jié)活動走進考棚社區(qū) 母愛是一座高高的山,無論你有多大的困難,她總是你依靠的屏障,為你遮風擋雨。 2021年5月9日,是五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天也是母親節(jié),作為一個向母親表達愛的節(jié)日,鄂州市博物館“吳都古韻”文博小課堂攜手考棚社工室為考棚社區(qū)的居民舉辦了一場溫馨的“編織母愛,獻禮Mommy”專題活動,將愛編入“籃”中,以愛之名,感恩母親。 在博物館老師的帶領(lǐng)下,參加活動的家長和小朋友,不僅一起分享了中華民族偉大母親的…
“吳都古韻”文博小課堂--勞動最光榮·五一勞動節(jié)活動報道
2021年05月06日瀏覽:2373人次
“吳都古韻”文博小課堂 --勞動最光榮·五一勞動節(jié)活動報道 為了豐富觀眾朋友們的五一勞動節(jié)假期生活,鄂州博物館社教部推出 “吳都古韻”文博小課堂——“五一勞動節(jié)”專場活動。5月1日上午9點30分,30組小志愿者家庭參加了此次的五一勞動節(jié)活動。 “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?要靠勞動來創(chuàng)造!”一首熟悉的兒歌《勞動最光榮》開啟了今天的課程之旅,同學們通過社教老師圖文并茂的介紹,了解到勞動節(jié)的由來和意義。從古至今,“民以食為天”,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(xiàn)代,糧食都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…
“吳都古韻”文博小課堂--“鼠不勝鼠”--鼠文物鑒賞活動報道
2020年12月11日瀏覽:2333人次
“吳都古韻”文博小課堂 “鼠不勝鼠”-- 鼠文物鑒賞活動報道 我們都知道今年是農(nóng)歷庚子鼠年, “鼠”你最美、獨“鼠”一幟 、“鼠”不勝“鼠”等等,“小老鼠”成為這個新年最耀眼的明星之一。 在中國人心目中,鼠既是一種生物性的動物,又是一種人文性的動物。 在人鼠共處的數(shù)千年 時間里,鼠所扮演的文化角色是多重的,人對鼠的態(tài)度也錯綜復(fù)雜,可以說是又愛又恨。 鼠一方面是倉神和子神,能夠帶來吉兆和財富,保佑多子多福,人丁興旺;另一方面也是偷盜、疾疫、災(zāi)難的象…
“吳都古韻”文博小課堂活動報道--三足金烏的故事
2020年12月11日瀏覽:3633人次
“吳都古韻”文博小課堂活動報道 三足金烏的故事 熟悉中國古代神話的同學應(yīng)該都聽說過,有一種神鳥叫 “三足金烏”,從名字就能看出,三足、三條腿。 那金烏又是何解呢?三足金烏到底是怎么來的?背后又要怎樣的故事?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。 11月28日上午九點半,20多位鄂州博物館小志愿者來到“吳都古韻”文博小課堂,社教老師帶領(lǐng)大家了解中國八大神鳥之三足金烏的故事。 &…
“吳都古韻”文博小課堂--衣食住行之“衣”-從“老土布”走向“個性斑斕”活動報道
2020年12月01日瀏覽:2345人次
“吳都古韻”文博小課堂 衣食住行之“衣”-從“老土布”走向“個性斑斕”活動報道 “衣食住行”簡單的四個字蘊含著大智慧。古話說“民以食為天”,那為什么“衣”排在最前面呢?帶著這樣的疑問,鄂州博物館的小志愿者們走進了本周六的“吳都古韻”文博小課堂。 11月21日上午9點30分,18名小志愿者參加了本次“衣食住行”主題教育活動。社教老師以互動問答的形式,開始了本次活動。“衣”為什么排在“食”之前呢?小志愿者們紛紛發(fā)表了自己的看法。“衣”,在冬季衣服可以保暖,夏季衣服可以防曬,衣…
“吳都古韻”文博小課堂— “古人過年吃啥喲”開課啦!
2020年12月01日瀏覽:2061人次
“吳都古韻”文博小課堂 ▼“古人過年吃啥喲”▼ 「 年 」 社教老師首先從 “年”的概念引入到課題。 給同學們講到了先秦時期的 “年”的雛形,讓孩子們知道了在先秦時期人們就已經(jīng)懂得了“辭舊迎新”的美好寓意。 他們也會像今天的我們一樣,在過年的時候宰殺牲畜喝酒聚會。 然后介紹到了古人過年喝的椒柏酒和屠蘇酒,還讓孩子們知道了 “人日節(jié)”要吃七寶羹和拉魂面的習俗。 并且設(shè)置了 “穿越”環(huán)節(jié),讓孩子們猜想一…